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年少时,有一次读书读到兴奋处,误将馒头蘸墨水吃了;外国有物理学家牛顿沉迷于做实验,把手表当做鸡蛋丢进锅里。
他们都并非聪颖过人的神童,但凭着对热爱的工作极强的专注力,成就了非凡的事业。
正如蒲松龄所说:“性痴,则其志凝;故书痴者文必工,艺痴者技必良。”
孩子的注意力,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,注意力缺陷,常常是许多差生的共同特点。
你是否经常苦恼于孩子的这些行为习惯:
上课容易开小差,喜欢做小动作、东张西望
平时做作业速度慢,拖拖拉拉,并且粗心大意、错误百出
做作业时不够专注,一会玩玩具,一会喝水、上厕所
家长或老师说话经常听不清或者没听见,不知道在想什么
……
其实这些都是孩子专注力不足的表现,情节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其对学习提不起兴趣,产生厌学心理,对孩子造成无法修复的成长危害。
你是否想过,你的某些行为正在破坏孩子的专注力:
① 急性子
如孩子正在做一个手工作品,家长眼看着就要做坏了,急忙夺过来说:“哎呀不是这样的,快看看我怎么做。”本来孩子正在专心致志按自己想法做,结果被家长一打扰,就丧失了兴趣,去玩别的了。
焦虑会影响孩子的专注力。急性子的家长容易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情绪,孩子也变得遇事易急躁不安、不能冷静下来专注于解决问题。
② 过度干扰
比如孩子正在儿童乐园里玩的很投入,家长时不时地要把孩子拉过来嘘寒问暖,“怎么样渴不渴,来喝点水”“走我们不玩这个了,去那边看看”。
过度的干预和打扰,不仅会让孩子变得缺乏主见,感到茫然,也在无形中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。
③ 经常斥责、唠叨
当孩子淘气、或者做事不如自己所愿时,很多家长就会对孩子大加指责,唠叨。指责会让孩子产生紧张心理,打击孩子的自信心、缺乏安全感;经常唠叨让孩子容易产生厌烦抵触心理。
这两种方式都会让孩子变得情绪化,内心无法保持平和镇定,所以做事的时候难以集中精神。
④ 放任孩子沉迷电子产品
很多家长因溺爱孩子或是比较忙,就放任孩子想做什么做什么。例如一放学回家就呆在电视机前,一坐就是几个小时;或者玩起平板、手机没有节制,对其他事情提不起兴趣。
电子产品是破坏孩子专注力的罪魁祸首,加上缺乏正确的约束和引导,会对孩子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。
专注力是一种习惯,2岁开始是孩子专注力培养的关键期。家长应当早早重视起来,越早开始培养孩子专注力,对孩子成长的帮助越大。
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,培养孩子的专注力。
① 营造简约有条理的环境
专注力的培养离不开井然有序的外在环境。一张干净的书桌、收拾整齐的房间、安静的学习空间,不仅给人一种舒适感,也有助于产生清晰、有条理的大脑思路。
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,孩子才会更好地获得思绪的平静、精神的集中、专注力的提升。
② 约定时间,分阶段完成任务
困难会影响孩子的专注力。过量的学习任务容易让孩子失去信心、分心,难以很好地完成。研究表明,注意力稳定的时间分别为:5~10岁孩子是20分钟,10~12岁是25分钟,12岁以上是30分钟。
由于孩子注意力有限,不要强硬要求孩子一次完成过量的学习任务。将任务分解,规定好每一阶段的完成时间,引导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每个小任务。
③ 不要一次给孩子过多书籍和玩具
一次让孩子拥有过多书籍或玩具,出于新鲜感孩子常常这本翻翻、那本看看,这个玩具还没玩几分钟又去摸摸另一个玩具,无法把心思放在同一个事物上,不利于孩子养成专心致志,把精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的好习惯。
④ 从游戏中训练专注力
爱玩是孩子的天性,家长可以利用玩游戏的方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,如搭积木、拼图、串珠等能够考验孩子耐心和细心的游戏。不去打扰,尽量让孩子独立完成,在轻松的游戏中就能锻炼专注力。
⑤ 减少干扰、唠叨、训斥,多鼓励夸奖
经常训斥、唠叨对孩子来说是百害而无一益的。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跟孩子讲清道理、理清思路,才能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。
当孩子能在一定时间内很投入地完成了一件事后,家长要注意适时地给予奖励和夸奖,激励孩子下次做得更好。
当然,你也可以在香港基因解读中心做一个天赋基因,检测一下孩子在专注力方面的先天特质怎么样。
在欧美发达国家,已经采用基因科技对儿童天赋进行发掘。
天赋基因检测,即通过测序、基因芯片等基因分型技术,将与天赋有关联的基因进行基因分型,再将分型结果与文献研究相应基因位点基因型的天赋描述进行匹配,评估受检者的天赋潜能。其准确率可达到99.99%。
香港基因解读中心发掘孩子先天与后天性格、潜能与体质三大特质。帮助家长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孩子各种特质和才华,全方位协助孩子找到自己幸福的人生。
-性格特质。找到孩子性格的优势,发挥优势,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与世界互动;
-潜能特质。帮助孩子善用与生俱来的天赋,让孩子在各类才艺学得更精,学得更好;
-学术特质。了解孩子的学习风格,调整对孩子的教育方式,帮助孩子迈向学术成功之路。
香港基因解读中心「儿童天赋基因检测」可添加微信咨询:hongkongyz